第一個機械化養雞場、
第一家引入外資的五星級酒店
……
“榮譽市民”
曾為廣州創造多項“全國第一”。
他們當中,
有的情牽萬里始終不忘故土,
有的把他鄉作故鄉扎根奮斗,
一同為廣州添上了永不褪色的榮光。
分享會現場(圖源:南方都市報)
11月22日,13位來自不同領域的海外僑胞、港澳臺同胞和國際友人獲頒證章、證書,成為第十七批廣州市榮譽市民。11月23日,廣州舉辦廣州市榮譽市民分享會,五位“榮譽市民”代表分享了他們與廣州的故事。
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
“榮譽市民”與廣州的故事
國際橋梁專家孫峻嶺:
見證廣州交通發展16年
“交通是經濟的脈絡和文明的紐帶,廣州是貫通國內國際市場的重要橋梁,在全國現代交通運輸體系中舉足輕重。2005年以來,我帶領瀚陽國際團隊立足廣州,已經完成了多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內國際設計咨詢、工程信息化項目?!睆V東瀚陽國際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峻嶺是國際著名橋梁專家,曾擔任港珠澳大橋連線工程安全風險評估及管理研究項目組組長。
除了港珠澳大橋,廣州軌道交通六號線金沙洲珠江大橋,廣州軌道交通六號線、十四號線、二十一號線高架……孫峻嶺主導的代表項目見證了廣州交通的發展腳步。鄭州四環線及大河路快速化工程、重慶兩江大橋、美國舊金山-奧克蘭海灣大橋等,彰顯了企業邁向五湖四海的實力。
據悉,孫峻嶺參與的十四號線一期工程榮獲2020年度國家優質工程金獎,他在這個項目中創新性地引入了“完整性結構體系”,并將其與節段預制相結合,實現了高質量快速施工、建筑結構美學、綠色低碳、超低維護成本等多項經濟社會效益目標。
作為一名美籍華人,孫峻嶺說,他很感謝廣州市人民政府授予他“廣州市榮譽市民”?!皬V州正在加快打造全球重要綜合交通樞紐,我們希望能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綠色、低碳、工業化、信息化、智慧化方面的先進技術更好應用在廣州的建設上來?!?/span>
中科院院士陳新滋:
做好科研轉化幫助更多的人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藥學院名譽院長陳新滋來自中國香港,是國際知名的有機化學專家。他4歲來穗,在廣州度過了小學和初中時光。2003年,他回到闊別37年的廣州,受聘為中山大學藥學院首任院長。
“當時我在香港還有工作,便開始了香港-廣州兩地來回奔走的日子。來往兩地間,我能感受到廣州日新月異的變化,環境越來越秀美,交通越來越便利,人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span>
如今,陳新滋攜手企業研發抗癌新藥,項目中一個候選化合物已進入臨床前研究階段準備明年申報臨床。此外,他還帶領團隊在南沙建立新型有機氟功能材料的研究實驗室。
“我是一名老師,是一名科研工作者,也是一名創業者,我能做的是繼續把教育工作做好,把科研工作做好,將我們的研究推廣到生活當中,幫助更多的人,這也是我能為廣州所做的最大回饋?!标愋伦陶f。
港商連運增:
成為榮譽市民是一生中最光榮的時刻
廣州保賜利化工有限公司控股股東連運增表示,他十分喜歡廣州的風土人情和營商環境,因此在2000年和2006年,投資設立了廣州保賜利和廣州歐亞兩家公司,總投資約3億元。
2018年,連運增帶領組建保寶龍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并在香港上市,成為從化區首家在香港上市的本土企業。近三年,屬下公司累計為廣州市貢獻稅收總額合計1.14億元,個人為廣州貢獻稅收8564萬元人民幣。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連運增還帶領公司員工奮戰在抗疫物資生產一線,向全國各地捐贈了約750萬元的醫療物資。作為世界華人志愿者聯合會副會長,他致力于促進穗港兩地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累計組織兩地交流活動26場次。
“被評選為廣州市的榮譽市民,是我一生中最為光榮和難忘的時刻?!边B運增說,他很高興自己的付出與表現得到認可,為能融入廣州這個大家庭而感動。
臺商林志?。?/span>
廣州行政效率值得企業管理者效法
1998年,臺灣安婕妤美容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創始人林志隆將當時臺灣化妝品和保養品市場的最新生產技術以及一流配方和資金帶到廣州,創立了廣州安婕妤公司,并以此為基地,向全國開拓美容產業的業務領域。轉眼23個年頭,他見證了廣州經濟騰飛,也在此成就了事業發展。
在會上,他分享一段難忘的親身經歷。當年,來大陸投資前,他曾考察多個城市,而最終在穗設廠的原因是廣州的辦事效率,讓他們碰到的問題一一迎刃而解。“這樣的效率,值得我們在企業管理上效法。因此決定在廣州落腳,想要好好學學廣州的管理效率?!?/span>
作為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副會長,林志隆長期致力于推動穗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多次安排臺灣工商界人士來穗訪問及投資,積極引介中國臺灣生物醫藥行業的知名公司來穗參訪考察。“不斷地將我們的成功故事、成功案例、成功方法,分享給更多的臺商朋友和臺灣青年,鼓勵更多的臺商朋友來廣州投資設廠、鼓勵更多的臺灣年輕人來大陸工作發展,甚至成家立業?!?/span>
“80后”容一思:
借助互聯網將棋文化傳播得更廣
容一思是廣州最年輕的榮譽市民之一,但他的經歷卻豐富得讓人驚訝。童年時在廣州文化公園聽著唱棋長大,上世紀末起留學澳大利亞,課余從洗碗工成長為花式鐵板燒的“星級大廚”,開拓國際貿易業務還進入金融投資領域……但他身上最有名的名片是廣東東湖棋院院長。
作為體育世家容家后人,他2010年接手廣東東湖棋院,傳承發展中國棋文化事業,成功舉辦世界圍棋團體錦標賽,并將其打造成落戶廣州的世界級品牌賽事。前不久的全運會上,棋院的職業隊員、學生以及教師獲得兩金一銀的優異成績。
“從2002年到現在,我們已歷經了將近20年的發展,累計向100萬青少年傳播了棋文化的專業基礎?!比菀凰计诖龔V州重新發起在文化公園舉辦了29屆(1981年至2009年)的“五羊杯”全國象棋冠軍賽,重現“萬人空巷齊聚中心臺、拖家帶口聽唱棋”的盛況,他希望助力通過互聯網等讓中國棋文化得到更廣泛的傳播,成為東方智慧的新名片。